2023年8月8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炎值”继续爆表,时令已至立秋,高温依旧流连,往往还没到中午,就已热到无处遁形,漫长而炎热的夏季远远还没有过去,而那凉爽而高远的秋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如果你把立秋当做暑热与秋爽的分水岭,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啦。事实上,现在还处于三伏,今日开始进入末伏。
节气上的立秋 vs气象学上的入秋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在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秋季以立秋为始点,它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
但立秋不等于入秋。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暑热期间,尚未出暑,到处暑节气才出暑。人们真正感觉到秋天的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在我国气象学上,是根据气温变化划分四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规定,春季为日平均气温或5天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夏季为日平均气温或5天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秋季为日平均气温或5天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等于10℃;冬季为日平均气温或5天滑动平均气温小于10℃。
所以说,气象学上的“入秋”,是有严格的气温标准的,而且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入秋早晚差异较大,时间差可达两三周。
立秋虽然并不是真正的入秋,天气也并不会因为到了立秋而立即变凉快。但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即由多雨湿热向少雨干燥的气候过渡。过了立秋,秋天的脚步也一天天近了。
秋季养生 以“收”为要
立秋之后,气温开始降低,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老年人、儿童需要重点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立秋后可以进行科学食疗,注重营养,必要时在中医指导下予以中药汤剂调理,增加免疫功能。
中医指出,立秋养生,要注意饮食有节,养生讲究“养阴防燥”。根据中医学“燥则润之”的养生原则,在饮食方面应以养阴清肺、润燥止渴、静心安神的食物为主,谷医堂谷方益元健康营养师建议可以适当吃一些山楂、石榴、柚子等收敛肺气,少吃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秋季应食用生津润燥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莲子、核桃、蜂蜜等。
中医养生讲究动静结合。立秋时节的运动应讲究和缓而不剧烈的原则,避免出汗过度。中老年人可适当选择慢跑、太极拳、散步等运动,讲求形动而心静,静而不躁,使志安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