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季第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25°。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因此,立冬养生应突出“藏”字。
一、起居养生
(一)防寒保暖,避寒就温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天气寒冷,气温变化大,所以要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预防“五寒”,即:防鼻寒、防颈寒、防肺寒、防腰寒、防脚寒。
(二)早睡晚起,敛阴护阳
冬季三月,此时人们应注意“养藏”,早睡以养人体阳气,晚起以养阴气,早睡晚起,内守神气。一般建议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每天最迟不超过12点入睡,最好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复精力,养阴培元,有益于在冬季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二、饮食养生
(一)增苦少咸,养心固肾
冬季是肾主令之时,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因此,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固实。冬季虽宜热食,但燥热之品不可过食,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食物,此类属阴,易伤脾胃之阳,肾阳虚者,常易造成中气下陷,形寒肢冷,下利清谷等症。
(二)增加热量,补充维生素
立冬后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从营养学角度讲,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出现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三)常用食物
立冬时可以食用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还可以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这些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
为防止出现维生素不足,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此外,大白菜、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可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四)常用食谱
1.十全大补汤
原料与做法: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白芍各10克.当归、肉桂各5克,川芎、甘草各3克,大枣12枚,生姜20克,墨鱼、肥母鸡、老鸭、净肚、肘子各250克,排骨500克,冬笋、蘑菇、花生、葱各50克,调料适量。将诸药装纱布袋内,扎口,鸭、鸡肉及猪肚洗净,排骨剁开。姜、笋、菇洗净,与以上诸料同放锅中,加水,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煨炖,加黄酒、花椒、盐调味。待肉熟烂后捞出,切成丝条,再放入汤内,去药袋,煮开后,调入味精,食肉饮汤。
功效:补阴阳气血、调五脏六腑。
2.花生煲猪蹄
原料与做法:猪蹄500克,花生米适量,盐、南腐乳等调味品适量。先将猪蹄洗净开边,油锅烧热后将生姜爆香,放入猪蹄,加入南腐乳,炒匀,然后加适量水,加入花生,加入调味品,慢火煲2小时左右,待猪蹄软熟。
功效:滋补阴液、补益气血。
3.归参炖乌鸡
原料与做法:党参30-50克,当归20克,乌鸡1只,生姜、葱、盐、料酒等调味品适量。乌鸡与当归、党参及适量调味品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1-2小时,即可。
功效:补益脾肺、补血生津。
4.海参粥
原料与做法:海参5-1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先以温水将海参浸泡数小时,剖洗干净,切成细片,与粳米(或糯米)同入砂锅,加水500-800mL左右,以文火煮至参烂粥稠为度。
功效:养血益精、补肾抗衰。
5.人参粥
原料与做法:人参3克或党参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人参或党参研末,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煮粥,后放入冰糖。
功效:益元气、补脾肺、抗衰老。
三、运动养生
由于立冬后气温低、气压高且天气干燥,人体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及伸展性均会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也会相应增强,从而造成身体发僵不灵活,舒展性也随之大打折扣。
因此在立冬后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相应的养生准则,这样既能实现防寒保暖和强身健体的目的,又不会因锻炼不当而损害健康。立冬时节适宜早睡晚起,可适当做一些户外有氧运动,以补充阳气。
如果您有健康方面的困扰,需要在线问诊或进行健康咨询,请下载谷医堂健康APP,就能足不出户满足健康需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