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入企业 
新闻动态 
名医讲堂 
防伪查询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招商加盟
品牌资讯 健康科普
谷医堂谷方益元:小时候流行的“屁股针”为什么消失了?
来源:谷方益元    时间:2023-12-05    点击数:418

说到打针,

不知道你脑海中浮现的是“往屁股上打针”?

还是“往胳膊上打针”呢?

我想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朋友来说,

很可能是给屁股上来一针吧。

我相信,很多网友也和谷医先生一样,

对“屁股针”有“童年阴影”。

打屁股针,这个让稍有些年纪的人隐隐作痛的回忆,

曾经是几代人共同的经历。

在过去,“不听话带你去打屁股针”

是吓唬孩子们听话的经典手段,

尤其是在面对穿白大褂的医生是手里拿着长长的针头,

稍微一靠近就会“鬼哭狼嚎”。

而现在,似乎很少打屁股针了。

最近,一个关于#小时候流行的屁股针为什么消失了#的热搜话题,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那么,我们小时候打的“屁股针”真的消失了吗?

接下来,让我们与谷医先生一起来聊聊,

这件“关你屁事”的事。

1、什么是“屁股针”?

       在探索消失的原因之前,咱们得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屁股针。所谓的“打针”,在临床上被称为“注射”,根据部位不同,分为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内注射等。而“屁股针”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方式,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可以使药物快速吸收和分布。除了肌肉注射,咱们平时常见的,还有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它们分别适合不同类型的场景。先来看看几种注射方式的区别:

(1)肌肉(肌内)注射——适用于打“屁股针”、接种新冠/狂犬/HPV疫苗、注射肉毒毒素等,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屁股(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大腿外侧(股外侧肌),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2)皮下注射——适用于注射胰岛素、接种麻疹疫苗等,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等。

(3)静脉注射—— 适用于打吊针输液、输血等,注射部位为肘窝、手背、足背等。

(3)皮内注射—— 适用于接种卡介苗疫苗、青霉素皮试、麻醉、注射水光针(手打)等,注射部位为前臂掌侧下段、上臂三角肌下缘等。

2、为啥以前经常会打“屁股针”?

       主要原因还是屁股上的肌肉很“厚实”,当然也就成了肌肉注射的“优秀候选区域”。除此之外,像大腿外侧还有胳膊上的三角肌,也都是很适合肌肉注射的区域。

       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大腿股外侧肌发育较好,肌层丰厚,伴行大血管神经较深。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肌层也较厚,且附近无较粗大神经血管;儿童臀大肌较薄,坐骨神经相对表浅,但等到能够行走以后,臀大肌也会逐渐发育变厚。而与此同时,儿童的上臂三角肌通常小而薄,不如屁股那么适合扎针。

       所以小时候常打“屁股针”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你屁股和大腿发育得相对更好、肌肉更厚,便于药物吸收,也不容易伤到骨头和血管神经。

3、那为啥 “屁股针”现在不多见了?

       既然前面说了“屁股针”比较好,那为什么现在不怎么采用这种注射方式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实在太疼太痛了

       为什么打屁股针会那么疼痛呢?这可能跟小时候对打针的心理恐惧,还有对疼痛的忍耐度较低有关。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记忆,小时候注射完屁股针后,可能屁股还会连续疼两天,有些人打完屁股针后直接没办法坐着,情况严重的甚至要趴着睡觉。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对于疼痛的耐受性也有所差异,有人觉得没什么,但有人却认为这简直是身体难以承受的疼痛。

       除此之外,以前的注射设备针头较粗,加上原来医疗条件不太发达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医院和门诊用的并不是一次性针头,而是经过消毒之后重复使用的针头。这些针头反复使用造成磨损之后难免有一些“小毛刺”,注射体验很差,这样的针头扎进肉里,会带来更大且时间持续更长的疼痛感受。

       在医疗条件改善之后,虽然不会再有钝的针头了,但为了避开屁股上厚厚的脂肪层,屁股针往往扎得很深。而针头造成的伤口深,也会增加疼痛感。

       还有个原因,恐怕知道的人不多。过去打屁股针的时候,医护人员为了确保针头没有扎到血管,会在注射前先进行抽吸操作。2015年的一项综述就曾经指出,这个操作会引起更多的疼痛。所以,这可能也是咱们小时候觉得屁股针“疼得要命”的原因之一。

       如此痛的领悟,也让一些孩子还没等到针落在屁股上就会吓得哇哇大哭,而且需要父母强制摁住……如此一来,“挣扎哭闹”可能导致注射困难,容易出现疼痛、红肿、化脓等局部不良反应。

(2)“屁股针”存在多种风险

       “屁股针”也不是想打就能打的,当注射部位有硬结、皮肤感染时,就不适合打屁股针。臀部区域包含大量坐骨神经,注射时存在较大的风险。此外,如果肌注深度不够使得药液滞留累积、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肌注等还可能导致肌肉硬结甚至肌肉萎缩的问题。

       打屁股针时,不仅小孩害怕,医生也会怕。因为在打针的过程中,不少孩子会动来动去,如果家长和医护人员没有抓好孩子,导致孩子在打针的过程中随便乱动的话,很容易导致针头扭断在皮肤中,容易出现感染、肌肉神经损伤等风险。

       此外如果注射不当,严重时还可造成坐骨神经损伤、感染等意外情况。

       屁股针也并不适用于超重或肥胖患者,因为注射时针头可能只达到皮下脂肪层,而不能到臀大肌。

(3)现代医药的发展和更新迭代

       “屁股针”越来越少的原因,除了可能存在注射不规范带来上面提及的一些风险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需要用到这种注射方式的场景变少了。随着现代药物发展和更新迭代,能够口服起效的药物比原来多了。

       过去对于很多感冒发烧症状,医生都会选择肌肉注射来治疗,注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但实际上,儿童感冒发烧病因很多,大多数并不是病毒感染,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且即使使用,也不需要采用注射药物的方式,一些口服药同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很多时候,能吃药解决的事,当然也没必要再挨一针。而对成年人来说,一些给药量不是特别大的疫苗,也完全可以通过胳膊针完成。

  (4)隐私问题

       在疫苗接种等大规模接种活动中,接种地点通常是公共场所,这种场合并不适合进行臀部注射。因为这种场所必须要考虑一下接种者的心理感受。当然,如果是成年人打屁股针,多少还会让人有些尴尬害羞,也不如打胳膊针那么方便快捷。

       因为早前的人们思想较封建传统,虽然说现在人们思想越来越开放,对于这些问题并不会特别注重,但是以前受传统教育和个人习惯的原因,就会特别注重隐私。所以人们会觉得,脱掉裤子露出屁股,这是一个非常隐私的部位,而且让医生操作起来非常的不方便,甚至有的人要求打针的医生必须是相同性别,更有甚者为了避免打针而选择吃药。

当然,“屁股针”也并非完全消失不见。

虽然很多疫苗在胳膊也能进行肌肉注射,

但毕竟这里的肌肉较薄,

只能注射少剂量的疫苗,

如果是要注射大剂量的疫苗,

还是得选择屁股针。

另外对于有些药物来说,

因为臀部的肌肉组织相比大臂和腿部更加疏松、血管也更加丰富,

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所以也会选择臀部注射,

如黄体酮、维生素A、糖皮质激素、用于肺结核治疗的链霉素等。

总之,不管是打屁股针还是胳膊针,

都是为了更好的健康保障。

当然有些健康问题,

除了打针,还可以根据每个人自己的辨证体质,

在专业的健康管理师的指导下,进行中医调理。

Tags: 屁股针
顶部